拟招100人左右!海大行远书院开始报名!
中国海洋大学2022级新生:
行远书院成立于2015年5月13日,是学校通识教育的实验区和本科教学改革的“特区”。行远书院通过组织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教学,帮助学生拓宽人生和知识的视野,学习广博知识,养成认真态度,培育能够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“博雅”人才,让“博雅”推动终身学习,以应对瞬息万变的未来。
书院的学生将通过课程学习、反思讨论、生活训练、书院活动,调动求知欲望,拓展胸襟视野,强化问题意识,增强以宏观的思维分析问题、以微观的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,既能登高望远,又能探幽入微,打造“厚基础”的自学根基,提升“宽口径”的从业能力,养成“深识见”的思维自省,以期发掘自我,进而造福国家和社会。
书院师生合影
行远书院现任院长由朱自强教授担任。朱自强教授是中国海洋大学国际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任、博士生导师,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会长,第十八届国际格林奖得主。
朱自强
行远书院首任院长由钱致榕先生担任,他曾任美国约翰—霍普金斯大学教授、香港科技大学创校学术副校长,任台湾政治大学讲座教授时创办了博雅书院,并担任博雅书院总导师。
行远书院第八期招生工作计划于8月面向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2022级新生进行。现将招生事宜通知如下:
面向海大崂山校区2022级本科新生,拟招收100人左右。
行远书院以本科生为培养对象,致力于帮助有决心、有志向的同学们不断发掘自己,探索自己,要求同学们以严肃的态度参与知识学习、人格培养和能力训练,将自己锻造成为未来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和栋梁之才。
为保证书院学习效果及书院培养目标的实现,行远书院欢迎有下列精神特质与决心的同学申请加入:
具有挑战精神,面对困难决不逃避退缩,迎难而上,永不放弃;
具备社会责任感,有心系人类前途的自我定位和“敢为天下先”的勇气担当;
心怀美好梦想,有决心发现、创造更好的自己;
珍视“行远荣誉”,言行举止自律,为人处世正直;
对知识具有强烈好奇心,有兴趣仰观宇宙,俯察万物,探寻新知。
行远书院依托学校优质师资和海内外名师,目前共开设八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:大学之道、中国古典学、日常物理、世界文明史、西方古典学、数学天文与物理、大海洋、语言认知与文化,共计24学分。
小组讨论是书院学习的重要方式
朱自强教授(右一)参加院长下午茶活动
此外,书院还设有参访实习、行远讲座、博雅讲坛、行远本科生论坛等教学项目,并辅以校际书院交流、校外实习实践等活动。
书院师生赴江西婺源开展暑期社会实践
“三校交流”活动中,书院同学访问台湾政治大学
1.书院学程为两年。入院学生在修读学籍所在专业公共基础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的同时,用两学年时间修完书院特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,这些课程可替代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通识教育层面的其他课程。
学生修读书院培养计划要求的全部课程合格后将获得结业证书。获得行远书院结业证书,主修专业平均学习成绩排名列所在专业前20%并且毕业论文成绩为优秀者,可获得中国海洋大学本科荣誉学士学位。
于志刚校长颁发行远书院结业证书
2.书院学生在院学习期间进行集中住宿,选拔录取后,由学生社区服务中心统一安排。
3.书院学生的学籍管理隶属于原学院;除书院活动外,正常参加学籍所在学院开展的各项活动。
4.书院开设的课程将按照学校规定的课程学分费缴纳学费。替代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的通识教育层面的学分不再重复计费。
招生通知发布即日起开始接受报名。
报名同学请下载《中国海洋大学行远书院第八期招生报名表》(点击文末“阅读原文”前往行远书院官网下载),认真填写后将相关材料通过邮件发送至xingyuanzhaosheng@163.com,务必以收到书院邮件回执为准。
8月22日8:00截止报名。
报名截止后,书院开始审阅、筛选报名材料,确定面试名单。具体面试安排将通过邮件另行通知。
面试后三天内公布拟录取名单。
接受行远书院的通识教育是一个难得的机会,同时也是一个高难度的挑战,为了帮助书院与报名同学双方做出正确的选择,书院对拟录取生进行为期两周的书院课程体验和培训,然后书院决定是否正式录取,拟录取生决定是否正式加入书院。
9月7日、9月14日(周三)18:30-21:20,
9月8日、9月15日(周四)13:30-18:20,
9月17日、9月18日 全天。
拟录取学生须全程参加书院组织的培训,通过培训者将被书院正式录取。其中培训期间,所有拟录取学生须集中住宿,培训结束后,被正式录取学生须在规定时间内办理转换宿舍手续。
2022年秋季学期。
1.请仔细阅读招生简章,并提前关注行远书院官网(http://xysy.ouc.edu.cn/main.htm)、微信公众号了解行远书院概况。
中国海洋大学行远书院微信公众号
2.新生可加入行远书院招生答疑QQ群:369383235。
3.为了更好地服务新生,行远书院将于8月14日-8月22日工作时段开放电话答疑,答疑电话:0532-66787065。
编辑 / 郑海宁
责任编辑 / 刘莅 张慧